汉水新语丨一刻钟生活圈:工业城市的民生新刻度

时间:2025-08-19 10:35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网评论员 陈新

城市建设要始终恪守并践行一个最朴实的理念——为人民服务。

近日,十堰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标志着十堰大力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得到认可。今年,十堰将在已建成7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基础上,再新建62个,辐射服务人口突破150万。

此次入选全国先行区试点,标志着十堰的便民生活圈建设进入新阶段。从2022年8月入选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到如今升级为全域推进先行区,十堰完成了从“试点”到“全域”的关键跨越。

十堰的入选并非偶然。截至2024年底,该市建成7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商户超3000家,品牌连锁化率达38%,服务居民超55万人。居民满意度连续两年保持在90%以上。

这一成绩背后是系统化的制度设计。2023年底,十堰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 “全域入圈、百圈共建、圈出幸福” 的总体目标。

十堰的便民生活圈建设带着鲜明的“车城印记”。在改造过程中,这座城市探索出了工业遗产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独特路径。

走进茅箭区“44厢遇”街区,老厂房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咖啡馆、文创店与斑驳的砖墙和谐共存,机床零件被改装成景观小品。

同样的蜕变发生在张湾区红卫街道东风公司60厂片区。昔日锈迹斑斑的老厂房,如今成了夜市聚集地,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消费。这种“老资源焕发新活力”的改造模式,既保留了工业记忆,又注入了现代消费元素。

在具体实施上,十堰采取了三管齐下的策略

“一店一早”: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进社区,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

“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场标准化、智慧化改造,解决维修服务短缺问题;

“一老一小”:优先发展老年人照料、婴幼儿照护等群众急需服务。

入选全国先行区试点后,十堰的便民生活圈建设按下加速键。2025年,全市将新建62个便民生活圈,服务人口将超过150万,形成覆盖主城区、辐射县市区的服务网络。

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堰正采取多维度措施

资源整合:盘活东风公司老厂区等存量资源,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特色街区创建;

设施提升:今年新建7家邻里中心、8家示范型农贸市场;

智慧赋能:扩大“智慧停车一张网”覆盖范围,优化“畅行车城”应用功能。

老厂房的砖墙上,工业记忆与现代生活悄然对话;邻里中心的早餐热气中,老人和孩子找到各自所需;智慧停车系统里,18.8万个泊位数据实时流动。

十堰的探索证明:衡量城市幸福的新刻度,不在宏大的统计数据里,而在居民走出家门那十五分钟的足迹中。十堰的便民生活圈成示范,十堰的工业基因与民生温度正共同孵化出一种可能:让“车城”转型为“人城”,让钢铁记忆升华为生活艺术。

相关链接

十堰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