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引擎”发力,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加速建设

时间:2025-08-27 15:02 来源:长江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6日讯8月26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走进武汉都市圈鄂州市,探访花湖机场、花湖机场北区公共国际货站和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

花湖机场已开通货运航线104条,构建出一张“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货运航线网络;国外进口的青蟹,从落地到客户餐桌只需半天时间;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自今年4月30日正式运营以来,贸易额已超3.1亿美元……随着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开放引擎”发力,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正加速建设。

ced8d9799e1a98f81be4d8b070298947

凌晨,花湖机场飞机正在装卸货。通讯员王星予 摄

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200万吨

登上花湖机场综合楼高处,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的全景尽收眼底,工字型的转运中心盘踞其中,两条远距跑道如巨龙伸展,塔台似蜡梅绽放,这座正在崛起的空港正在改写中国内陆的开放格局。

在机场综合楼的沙盘区,一座精致的机场等比例模型呈现在眼前。根据机场生产运输统计数据,截至8月26日,花湖机场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4条,其中国内货运航线59条,国际/地区货运航线45条。开航三年以来,花湖机场累计执行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累计货邮吞吐量突破200万吨。

花湖机场的发展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从田间到餐桌”的航空物流已成为常态。与此同时,机场枢纽功能持续释放“磁吸力”,带动临空产业加速崛起。截至7月,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累计引进签约亿元以上临空产业项目288个。

去年12月,武汉市出台《武汉市联动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打造“空中出海口”工作方案》,深入推进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建设,推动在武汉都市圈城市共建共营前置货站,加强武汉都市圈货源组织,推动武汉都市圈城市航空集货政策协同。

2024年8月,长江国贸牵头组建花湖空港供应链平台。平台组建以来,已先后揭牌黄冈、东莞城市货站,并启动运营越南河内、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泰国曼谷、菲律宾克拉克5条国际货运航线,在花湖机场累计集货超2.4万吨,其中鄂货鄂运占比约40%。

武鄂联动,花湖机场正以“全球通达、枢纽集散、快进快出”的中转体系,从“综合货运枢纽”向“全球供应链枢纽”升级,推动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正加速建设。

8502e3ccd83bdbe51ff0de3d9c0fae45

花湖机场货机正在装货。通讯员王星予 摄

印度青蟹从落地到餐桌最快只需半天时间

8月26日早上8时10分,一架从印度加尔各答飞来的搭载9632吨青蟹的全货机在花湖机场降落。10时30分,经过卸货、提库、查验等流程,这些青蟹已经来到了花湖机场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出港口的月台,正装车发往上海、深圳等地。“对于一些进口的青蟹、龙虾等需要时效保障的生鲜货物,尤其是从东南亚来的航班,我们基本实现在航班抵达两小时就可以完成货物提离。从落地到客户餐桌,最快只需半天时间。”鄂州空港货运有限公司货站管理部负责人刘晨璐介绍。

紧邻花湖机场东跑道停机坪的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犹如一座高效运转的“超级货物中转站”。这座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2.26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不仅是机场北工作区的核心,更是货物高效流转的关键所在。它集公共国际货站、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关集中查验中心等功能于一体,规划年货邮吞吐量达10万吨,能处理从国际普货到危险品、冷冻冷藏、贵重物品乃至活体动物等各类特种货物,满足了全球贸易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需求。

货站深度对接武汉海关系统,出口货物实现“自动运抵、秒级放行”;针对进口生鲜产品开辟“极速通道”,支持运输途中预清关,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其首创的“空空中转”模式,将国际转国际货物的通关转运时间缩短至惊人的5小时,较传统模式提升60%。通过与武汉天河机场推行“双枢纽联动”,以及与光谷城市货站实现安检互认,地面驳运时间减少了40%,共同构建起一张高效协同的区域航空货运网络。

截至2025年6月18日北货站正式启用一周年之际,其已累计保障航班超4500架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6万吨,单日进出港峰值达1042吨。其中,口岸货物吞吐量2.09万吨,空空中转货量1.27万吨。已开通的14条国际货运航线,如同一条条“空中丝绸之路”,将湖北与全球紧密相连。它不仅有效弥补了花湖机场南货运区的运力缺口,支撑了机场货运核心功能,服务了众多货代和重点企业,更成功拓展了如泰国红宝石蜜柚等高端生鲜冷链品类,标志着其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的日趋成熟。

4个月跨境电商贸易额超3.1亿美元

“The drone has a long battery life and a stable signal(这款无人机电池续航时间长且信号稳定)……”8月26日,在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直播中心,来自巴基斯坦的洋主播阿布,正在TikTok直播间向美国消费者推荐无人机。他手中的无人机产自广东,通过鄂州飞向了世界。该直播间从6月开播以来,日均销售额约4000美元。

608d4a8deac0cc88c8facec50a3ba9df

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内,来自巴基斯坦的主播阿布正在直播推销无人机。 记者高喜明 摄

该直播间的运营者是来自武汉的钱岭和张磊。今年5月,他们初到鄂州时还是跨境电商“门外汉”;两个月不到,其团队已壮大至15人,销售额突破20万美元,他们的海外仓已落地美国,筹建的独立站剑指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从零到全球,他们只用了60天的时间。

“我还清楚地记得,钱岭和张磊刚开始连续3天来到园区找到我。解读政策、梳理方向、确定发展方向,我与临空跨境专班的伙伴们用保姆式服务快速帮其注册公司、组织培训、协调公寓入住。”鄂州临空经济区跨境专班的陈思说。

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负责人毕微介绍,自今年4月30日正式运营以来,该产业园已累计接待来访3371次,洽谈企业超600家,成功注册签约企业258家,其中62家重点企业如机场集团供应链、亿玛科技、半岛、绿山墙等已正式入驻。累计举办跨境电商培训、产业带对接等活动12场次,贸易额超3.1亿美元,产业生态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据悉,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总投资约4.98亿元,占地216亩,总建筑面积达14.95万平方米。园区旨在重点发展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数字贸易等临空指向型产业,是鄂州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空港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核心载体。未来,园区将继续依托花湖机场“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空货运枢纽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辐射中部地区、链接全球市场的跨境贸易产业生态圈。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通讯员刘琴 陈稳定)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