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免费的小赞点起来!”
盛夏时节的李子树下,宜都市横冲村、王家畈村、小河村三位党支部书记化身主播,向网友展示当地特色李子、洋芋片、手工篓子等农产品,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这样的场景正成为宜都乡村的日常。今年以来,宜都市委组织部将村干部直播惠农列为重点任务,通过系统化培训、矩阵化布局、联盟化运营,让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化为“新农活”。
四个月间
宜都市51名党支部书记担纲主播
562名村干部参与服务
举办“云集市”42场
销售农副产品520万元
……
一场由组织力驱动的“云端赋能”悄然扎根
组织搭台
直播实现“破茧”成长
日前,在王家畈镇小河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陈海燕正通过直播间介绍家乡好物。这场充满乡土气息的直播活动,既是助农实践,更是该镇乡村“云集市”抖音培训课的考场。村干部在“上午学理论、下午练实操”的强化训练中,逐步开始掌握这门“新农活”。
日前,在王家畈镇小河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陈海燕正通过直播间介绍家乡好物。通讯员 融轩 摄
在王家畈镇乡村“云集市”抖音培训课的考场,古水坪村党总支书记皮远成深有感触:“抖音直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镇里的培训教会我们人员分工、话术设计,让每场直播更专业。”
一段时间以来,该镇不断摸索,同步构建制度底座,推行“1+4+N”模式:
成立致源商贸有限公司
专门负责全镇的电商直播
构建货物收储、物流配送、利润分配、
电商直播四大体系
布局N个直播间实现矩阵覆盖
实效迅速显现
该镇依托致源商贸有限公司
运营的“云上王畈山货甄选店”
试播期间数度跻身抖音生鲜直播百强榜
据估算
王家畈镇乡村“云集市”全体系建成后
年线上农特产品销售额将达500万元
放下身段、打破传统,这些积极拥抱“互联网+”的“网红书记”,正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干事创业。
“家人们,看这筐金灿灿的风干土豆片,全是咱们脱贫户李大叔家后山沙田里种的,手工筛选、自然晾晒、色泽金黄、片片醇香……”弭水桥村党总支书记刘大卫手持自然晾晒的金黄土豆片,对着镜头如数家珍。
五眼泉镇的拖溪、望佛桥等村,农产品零散、品牌弱、销路窄。镇党委牵头成立“联建党委”,整合多村资源,引入龙头企业共建供应链,打造“支部统筹+平台运营+企业保底+农户参与”的闭环体系。
10余名由镇村干部组成的
“助农主播团”应运而生
他们白天调研、夜晚直播
创新“溯源直播”带网友见证产品生产
曾经深藏的山货跃升为网红爆款
腊制品、茶叶等热销全网
联盟织网
单村“突围”激活新动能
单村闯流量的赛道中,联盟成了破壁锤——三村握指成拳,五村声震四方。
王家畈镇“三村联盟”实现了从卖产品到树品牌的跨越。7月17日,横冲村云包垴的李子树下,王家畈镇三村联盟助农直播首场活动火热开播。
“为了让这条路走得更远,我们组建了强大的直播团队,将山里的好产好物推向市场。”王家畈镇横冲村党总支书记吴界说。
日前,宜都市王家畈镇双河桥村村干部在乡村“云集市”上直播带货本地农产品。 通讯员刘传东 摄
自2022年试水直播以来
王家畈镇助农销售额节节攀升
今年3月至今线上线下销售额达78万元
全年预计达到200万元
枝城镇“五村联盟”则以跨界联动撬动发展增量。该镇虽盛产优质小水果,却受制于品牌声量不足、销售半径有限,产业规模亟待提升。
“我们要借电商直播的‘东风’,让乡亲们的成果被看见!”这是枝城镇全心畈村党总支书记曹光兆在五村联盟首播时立下的目标。
联盟集结洋津畈周边五村资源,各村党总支书记组成的“主播天团”轮番上阵,热情推介水蜜桃、葡萄、李子等当季小水果及精选山货。
枝城镇五村联盟
自5月6日首播以来联合直播近60场
线上销售5000单近16万元
线下引流采摘销售额达33万元
7月9日的“夏日缤纷水果专场直播”
2小时便售出280单,销售额突破1.3万元
这簇联盟星火,正点燃更广袤的田野。在长江边的红花套镇,窑坡垴村与南桥村接过了助农直播的接力棒。两村联合周边村庄开播,成效斐然。
南桥村累计直播50小时,销售额达7500元;窑坡垴村累计直播19小时,创下16502元销售额。订单与游客纷至沓来——方寸屏幕连通的不只是产销链路,更是城乡互动的崭新桥梁。
流量生金
立体战法打通变现路
白天快递发大果,傍晚街摊销小果——“白+黑”战术藏着最朴素的生存智慧。
枝城镇六里冲村的青脆李销售堪称立体运营范本。今年开园后,六里冲村党总支书记黄华耘带队实施“白+黑”双轨战法:白天通过直播间发中果、大果;傍晚分两队赴宜都、枝城闹市摆摊售卖。
7月25日,黄华耘带领村干部在雅斯小吃街摆起特色摊位:“六里冲村的巫山青脆李免费品尝!没关注主播的朋友请点点关注!”
新鲜的销售方式引来层层围观,不少人是直播间的“老粉”。“我追着他们的直播买李子,回购好几次了,这口感真不错!”市民江诗芬挤在人群里笑着说。
自开园以来
六里冲村村干部
通过“直播+线下摆摊”的方式
短短10天就将李子销售一空
销售收入达5万元
乡村振兴的赛场从不止于单一品类的突围,而是一场接一场的接力赛。
村民种养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成为直播间的抢手货,吸引了众多网友下单购买。 通讯员融轩 摄
当六里冲村的李子清甜还在唇齿留香时,枝城镇洋津畈村村委会广场已炊烟升腾。洋津畈村党总支书记李书荣系着围裙掌勺,热油“滋啦”溅入金黄的鸡块,“我们村的散养土鸡只吃杂粮和草,不添加任何饲料!”
旁边的村干部们正忙着清洗、处理食材,直播间里订单不断,活鸡、宰杀好的鸡和搭配好的火锅套餐均销售火热。
从6月12日开播至今,已售出土鸡500多只,销售额超过7万元。这些收益全部注入村集体经济,反哺着村里的公共事业和产业发展。
数智赋能
云端引擎驱动振兴路
直播间的意义正在超越销售本身。这一点在枝城镇的实践中逐渐清晰。
枝城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杨硕在复盘五村联盟数据时,敏锐捕捉到新的可能:“直播间不只卖货,更要讲好枝城的乡村故事。” 基于此,该镇计划结合农事体验、乡村旅游拓展场景,持续打造“花溪牧笛”区域品牌。
王家畈镇则从另一个维度探索直播的深层价值。王家畈镇组织委员、统战委员董宇放透露了新蓝图:“下一步要推广‘云上茶乡’品牌——让直播间既卖山货,也卖风景和文化。”
从单村摸索到跨区域联盟
从试水直播到专业化运营
宜都市村干部直播惠农工作
正稳步规范开展
今年以来
该市已举办村干部直播惠农班3期
培训166人次,新建7个区域化直播中心
日前,宜都市王家畈镇组织开展的乡村“云集市”电商直播培训举行,通过实操、案例分享等方式提升乡村主播业务水平。 通讯员融轩 摄
“直播惠农对村党支部书记而言是全新挑战,四个月运行下来,我们收获了网友好评、粉丝点赞和群众认可。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深耕,把这项工作抓深抓细抓实,让直播流量真正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赛道、农民增收的新动能、乡村振兴的新活力。”宜都市委组织部组织股股长徐银龙表示。
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业态
宜都借直播之力
让山货乘云出山、政策隔空入户
也点燃了乡村能人返乡创业的星火
正奋力蹚出一条充满活力的致富新路
为电商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
注入“新鲜血液”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