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时间:2025-08-06 19:45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见到了11本抗战时期的小学课本,这些泛黄的老物件,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特殊时期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

微信图片_2025-08-06_192801_436

在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藏友郑光春向记者展示了保存完好的11册抗战时期小学课本,其中,国语、算术各3本,历史、地理、自然各1本,常识2本。最厚的国语有76页,最薄的算术有20页,均为1942年出版。

十堰市收藏家协会武当山分会会长郑光春说,常识课本里有一篇文章是《怎么样防御毒气》,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日军经常使用毒气伤害中国军队;在中日双方武器不对等的情况下,常识课本向小学生传递这些知识。

微信图片_2025-08-06_193513_633

国语课本中收录了岳飞等精忠报国的历史人物内容,以及《热血歌》等爱国主义诗歌,在那段特殊时期,向少年儿童传递不畏倭寇、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武当山特区档案馆馆长范学锋现场朗诵《热血歌》:耻辱未雪,愤恨难消,四万万同胞啊! 撒着你的热血,驱除强暴。他说,现在读起这首诗歌,依然心潮澎湃。

据了解,这11册抗战时期小学课本,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期间,在丹江口市龙山镇一名农户家中发现的。经考证,抗战时期,均县草店镇设立有武当小学,开设了常识、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程,在郧阳设立由印刷厂,印刷包括课本在内的各种书籍。

范学锋表示,这11册课本具有很高的档案文献价值,它将抗战时期的教育形态,社会风貌原原本本地呈现,为研究武当山地区抗战时期的社会史、文化史等提供了第一手珍贵的档案文献资料。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