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潘口抽蓄项目的“钢铁桑拿房” 高温下的坚守 匠心筑就绿色能源新地标

时间:2025-08-05 09:13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张渊)盛夏热浪中的“钢铁交响曲”——清晨6点,鄂西北的群山还笼罩在朦胧的晨雾中,中国水电五局潘口项目钢筋工张师傅的工装已被汗水浸透。他踩着余温仍存的螺纹钢,手中的扎钩灵活翻飞,在高温到来之际编织着电站厂房的“钢铁骨骼”。

“这些钢筋晒到中午能煎鸡蛋,但我们得赶在太阳最毒前完成这段绑扎。”张师傅抹了把汗,指间的老茧在阳光下泛着光亮。

在距离他30米处的浇筑区,泵车的轰鸣声与振捣棒的振捣声不绝于耳。质量员小李正盯着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仪,表盘上数字不断跳动:“气温每升高5℃,初凝时间就缩短15分钟,现在是在和太阳赛跑。”他的安全帽下,汗水顺着晒得泛红的脖颈不断滑落。截至目前,潘口抽蓄项目厂房施工已完成钢筋制安4987.5吨,混凝土浇筑11.6万立方米,单日最高浇筑量达3485.5立方米——这些数字背后,是工人们被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出盐渍的工作服。

 165a2c51275c2de5f1584810fb9af5d

40℃焊房里的“心脏手术”

厂房核心区,两道耀眼的弧光划破了闷热的空气。焊工老王正趴在1#机座环上作业,焊枪喷吐的蓝色火焰让周围温度直逼40℃。“焊缝温度必须控制在80-120℃之间。”质检员小吴举着红外测温枪,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映在他被烤得通红的脸上。每完成一道焊缝,都要经过磁粉、超声波和TOFD(衍射时差法)三道检测,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你看这个焊缝剖面”老王摘下防护面罩,指着X光片上的银色纹路,“像不像大树的年轮?这可是要管用几十年的。”他的工装袖口已被焊花烫出星星点点的窟窿,但眼神里的专注丝毫未减。

 a03d58f5a88831bb36f3a01bd084022

党旗飘扬处的“清凉防线”

下午3点半,室外温度已达40℃,党员先锋队的队旗在热风中猎猎作响,旗下是正在分发盐汽水的“党建+服务”小分队。“老张,喝点淡盐水!”“小王,换班后记得领人丹!”党员同志小陈的喊声被淹没在机械轰鸣中,但他手里的防暑降温药品始终在工友间传递。

项目创新实施的“高温作战图”上,不同色块标注着各区域的错峰施工方案:钢筋绑扎调整至清晨,混凝土浇筑避开正午,焊接作业配备移动式雾炮机……这套科学调度体系使整体工效提升25%。00后技术员小魏翻着手机相册:“上次座环吊装,党员突击队队员在施工现场坚守12个小时——有这样的榜样,我们年轻人怎么能不拼?”

 cd514cb0ea4f3601cbc1f24ec473dd3

汗水浇灌的绿色未来

夕阳西沉,堵河的晚风送来些许凉意。工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基坑,安全帽下的头发还滴着汗水,但讨论声依然热烈:“明天2#机管道吊装,风速超3级就得暂停……”“BIM模型显示,这段钢筋间距还能优化1厘米……”

当最后一方混凝土平仓,搅拌车的轰鸣渐远。这座装机30万千瓦的“超级充电宝”投运后,每年可消纳新能源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正如中国水电五局潘口抽蓄项目常务副经理所说:“我们今天在钢筋水泥里浇筑的,是子孙后代仰望的蓝天。”

离开工地时,一位老师傅往笔者包里塞了一瓶电解质水:“带着路上尝尝,这可是咱们潘口抽蓄项目‘钢铁桑拿房’特饮。”

暮色中,基坑里的点点灯光渐次亮起,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那是中国水电五局建设者们用汗水点亮的绿色星辰。

编辑:李璐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