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建成7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足不出“圈”享受便利生活

时间:2025-08-04 11:01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7月31日,商务部公示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评审结果,拟确定30个地区作为第二批试点,十堰成功入选。

今年将新建便民生活圈62个

“以前买菜要走20分钟,现在楼下的邻里中心啥都有,修鞋、配钥匙都能一站式解决。”家住郧阳区城关镇的王迪感慨道,这两年社区周边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据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市共完成7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其中品质型社区占比63%,生活圈内商业网点总数超过3000家,品牌连锁化率达到38%,服务居民超55.4万人,带动就业3万人,居民满意度90%以上,“步行一刻钟、生活全搞定”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日常。

为冲刺先行区试点建设,我市对10个县市区开展全面摸底调查,更新完善建设方案,将便民生活圈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深度融合。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易斐介绍,2025年我市将新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2个,服务人口将超过150万,形成覆盖主城区、辐射县市区的服务网络。

便民惠民,生活圈一刻钟可达

“早餐到社区食堂买包子,干净实惠又省事。”在茅箭区二堰街道邻里中心,78岁的陈爷爷熟练地在自助结算机上完成支付。这个集社区食堂、家政服务、健康监测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每天服务居民超200人次。

围绕“一老一小”民生需求,十堰在便民生活圈建设中突出“精准补短板”。引导企业与街道、社区联合,重点发展“一店一早”(便利店、早餐店)、补齐“一菜一修”(菜市场、维修点),引入修鞋、配钥匙、洗衣、代扣代缴等服务业态,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生活琐事。

在郧西县河夹镇农贸市场,升级后市场划分鲜肉区、蔬菜区、熟食区,配备智能溯源秤和通风系统,彻底告别“脏乱差”。截至目前,我市已打造示范型农贸市场3家、达标型农贸市8家,今年还将新建7家邻里中心、8家示范型农贸市场。

在各社区便民生活圈内,智能快递柜、自助售货机、垃圾分类智能箱等设施随处可见。全市超20万个停车泊位接入“智慧停车一张网”,停车难大大缓解。

“新”意盎然,老街区焕发新生机

走进茅箭区“44厢遇”街区,斑驳的砖墙诉说着东风老厂区过去的故事,咖啡馆、文创店、沉浸式体验馆带来全新体验。老厂房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

在便民生活圈建设中,十堰没有简单“复制粘贴”,而是深挖城市特色,让“老资源”焕发“新活力”。近年来,我市以东风公司老厂区、城市老街区改造为突破口,先后打造“44厢遇”街区、东风汽车博物馆、东风故里等网红打卡点,既保留工业遗产,又注入现代消费元素,让便民生活圈不仅有“烟火气”,更添“文化范儿”。

从解决“吃饭难”到化解“停车烦”,从激活老城区到服务新社区,十堰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从“有”向“优”不断升级。(十堰晚报 记者 周仑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